#夏日生活打卡季#
昨天刷段視頻,發現一個新菜系——“生命體征維持餐”。
簡單說,不管什么食材,都用剪刀直接往鍋里剪,再加點醬油、蠔油,燉熟就吃。
乍一看確實夠快手、夠懶人,也可以維持生命,但下廚和吃飯的愉悅感蕩然無存。

下班回家煮飯吃,本身是一件愉快且療愈的事。
稍微花點心思,填飽肚子之余,還能讓這一天的疲憊得到修復。
而且相信我,吃得好跟快手完全可以兼顧。
今兒我就來給你們提供一些吃飯靈感,用10道懶人菜譜做示范,囊括涼菜、蒸菜、小炒、米飯、粉面。
你們學會了就能舉一反三,吃一周都不重樣~
01
涼菜
冰箱里現成的小涼菜,既能消暑,又能快速打開胃口,無疑是夏日恩物。
下面兩款涼菜方子,都是一煮一浸就搞定,而且葷素搭配,想偷懶的話,其它菜都不用煮了。
不過入味需要時間,建議大家提前一晚或周末做,工作日傍晚追劇絕配!
糟鹵
<hr>香糟毛豆茭白:毛豆200g 茭白150g 干辣椒1-2個 1/2小勺花椒 八角1個 香葉1個 鹽1小勺 食用油1小勺 特級糟鹵200ml
香糟三寶:雞爪200g 雞翅200g 雞胗150g 姜5片 蔥結1個 花椒1小勺 干辣椒2-3個 八角1個 香葉2個 鹽1小勺 料酒1大勺 特級糟鹵300ml

糟鹵,也叫糟貨,是江南最具代表性的涼菜。
靈魂是香糟鹵,以糟泥為主料,混入一定比例的黃酒、鹽和香辛料,小火慢吊濾出汁,成品咸鮮微醺。

做法巨簡單,食材煮好,和香糟鹵一起泡就行。
素糟里,以茭白、毛豆、花生、筍條、藕片居多,我重點演示茭白和毛豆。
茭白去皮切塊,打花刀方便入味,焯水1分鐘,撈出。


再放入洗凈并剪去頭尾的毛豆、花椒、香葉、八角、食用油煮6分鐘,喜歡軟糯口感的煮10-15分鐘。
煮好的茭白和毛豆過冰水,撈出瀝干。


肉糟里,最受歡迎的是“雞三寶”:雞胗、雞翅、雞爪。
雞胗加鹽、料酒抓腌幾分鐘,去除黏液和腥味,沖洗干凈;雞爪去指甲,剪成小塊;雞翅兩邊打花刀。


處理好的雞三寶,冷水入鍋,加蔥姜、料酒煮沸,撇去浮沫。
再加入花椒、八角、香葉繼續煮18分鐘后,撈出過冰水。


素菜加入辣椒絲、200ml糟鹵、100ml涼白開沒過,冷藏腌漬2小時以上。
肉菜加入辣椒絲、300ml糟鹵、150ml涼白開沒過,冷藏腌漬12小時以上。
葷素均可隔夜腌漬,需密封冷藏保存,1-2天內食用完畢。


想要嘗試但不知道從哪種食材入手的同學,分享一個菜菜喜好排行版——
雞翅/鵪鶉蛋/蝦/毛豆/豬蹄>馬蹄/鳳爪/雞胗>茭白

撈汁小海鮮
<hr>萬能撈汁:涼白開/日式高湯400ml 蒸魚豉油6大勺 鹽2小勺 蠔油2大勺、糖2大勺、青芥末2-3小勺、小米辣1根、青椒1根、檸檬半個、洋蔥1/4個、香菜1根、蒜2瓣

區別于其他涼拌汁,撈汁無油、少鹽、鮮甜,跟海鮮是絕配!
食材分別切好(切細絲/薄片,更好出味),加入其余醬料,一拌就成。


*檸檬去籽,才不會發苦
撈汁風味足,但調味不重,因此海鮮一定要新鮮。
強推基圍蝦、生蠔、鮑魚、蛤蜊、蟶子、墨魚仔,這里附上常見小海鮮的預處理方式。
貝類海鮮均可參考右圖:刷洗干凈表面,放入盒子里,加少許鹽和油,大力搖晃吐沙,再沖洗幾次直至無沙。


用牙刷刷干凈鮑魚的表面,拿勺子挖出鮑魚肉,去除內臟和鮑魚嘴,表面打花刀。


預處理結束,一字排開上鍋蒸。
水里可以加點花雕,酒蒸汽裹挾著姜蔥與洋蔥的辛香,絲絲滲入肉中,驅盡了海鮮的寒與腥。


如果買的是冰鮮海鮮,例如墨魚仔,建議加姜片和大量花雕/清酒/米酒,焯水去腥味。

蒸/煮熟的海鮮,淋上撈汁,冷藏腌漬1小時以上,1-2天內食用完畢。
清甜彈嫩的海鮮,伴著鮮辣的汁水一齊吸進嘴里,鮮甜值暴增!
最妙的還是若隱若現的芥末香,一秒點亮味蕾,格外適合夏天。

02
蒸菜
蒸菜是快手菜的不二之選,還不用在廚房久待,缺點是容易寡淡。
推薦大家2個萬能醬,做好放冰箱冷藏,隨時拿出來給蒸菜增香添色,吃著清爽又夠味。
原味蒜蓉醬&蒜蓉剁椒醬
<hr>大蒜150g 生抽50g 蠔油30g 白糖15g 鹽5g 食用油80g 香蔥3根 香菜2根 洋蔥1/4個 剁椒50g(可選)

蒜蓉醬是公認的百搭選手,蔬菜、肉類、海鮮都能配。
將蒜瓣剁成蒜蓉(可用攪拌機),最好保留一些顆粒感。
蔥和香菜吸干水分,切段,洋蔥切絲。


起鍋熱油,加入蔥、香菜、洋蔥炸出香味,撈出后關火。
等蔥油降溫至四五成熱,倒入蒜蓉,中火炸至金黃。


愛吃辣的,可以在炸蒜蓉時,加點剁椒醬進去。
最后加入生抽、蠔油、白糖、鹽調味,翻炒均勻后出鍋。

炒好的蒜蓉醬,晾涼密封好,冷藏可保存2周。
我喜歡用它來配各種瓜和海鮮。
一把泡軟的粉絲墊底,鋪上西葫蘆片,偶爾會追加幾只鮮蝦,最后淋上蒜蓉醬。
放入上汽的蒸鍋蒸8-10分鐘,就能收獲鮮美多汁的一盤。

蒜蓉滋味濃郁,西葫蘆又甜又脆,一咬竟有爆汁感。
粉絲吸飽了蒜的濃香與瓜的清甜,爽滑撩人,讓人忍不住一筷接一筷,迅速扒拉光。

肉臊子
<hr>五花肉200g 姜末1小勺 蒜末1小勺 甜面醬1大勺 郫縣豆瓣醬1大勺 生抽1小勺 料酒1小勺 糖1小勺 食用油1大勺

不想切肉、煮肉,但又想菜里有點葷香時,肉臊子就是最好的選擇。
起鍋熱油,倒入肉末炒散,小火煸出水分和油脂。
加入蒜末、姜末炒香,再加入甜面醬、豆瓣醬、生抽、料酒、糖,翻炒均勻,待水分收干即可關火。


炒好的肉臊子,密封保存,冷藏3天,冷凍1周。

蒸豆腐、蒸水蛋時,淋上幾勺,瞬間活色生香。

有時候下班回家晚了,又不想點外賣,我就燙點面條和青菜,拌著肉臊子,也能美美吃一頓呢~

03
小炒
開胃小炒有一個通用的搭配公式:發酵食材+肉+蔬菜。
發酵食材開胃,肉提供脂香,蔬菜香甜爽脆,翻炒過程中,彼此相互借味,極簡單,也極好吃。
發酵食材的選擇很多:酸豆角、泡菜、芽菜、雪菜、豆豉、蘿卜干、菜脯等,各有風味。
酸豆角炒雞腿肉
<hr>酸豆角300g 雞腿肉250g 生抽1大勺 老抽1/2小勺 蠔油1小勺 胡椒粉1/2小勺 淀粉1小勺 食用油2大勺 鹽少許

*剁椒、小米辣、糖、蔥、姜、蒜不是必選項,可按個人口味增減
雞腿肉可替換成豬肉末、豬肉絲
酸豆角絕對是夏日餐桌上的搶手貨。
開胃適口的咸酸、足夠爽脆的口感,炒菜時加一勺,就能拯救胃口于水深火熱之中。
雞腿肉去皮切丁,用生抽、老抽、胡椒粉、淀粉、食用油拌勻腌制(可提前一晚腌)。
起鍋熱油,將雞肉炒熟,盛出備用。


再起鍋,煸香自己喜歡的料頭(姜蔥蒜、剁椒等,沒有可忽略),倒入酸豆角丁炒香。
再倒入雞肉,加入鹽、蠔油調味,炒勻后即可出鍋。


炒好的酸豆角,香辣酸爽,配著馨香的白米飯,絕對能吃得酣暢淋漓。
帶飯黨記得多炒一份,雞肉復熱會更入味好吃哦~

考慮到有朋友會想自制酸豆角,我把方子附上,需要的朋友自取
腌酸豆角
<hr>新鮮豇豆500g 淘米水1L 海鹽/泡菜鹽30g 糖15g 小米辣5個 生姜5片 蒜5顆

*姜、蒜、小米辣不是必選項,可忽略
新鮮豇豆挑除蟲眼,洗凈瀝干,在陽光底下風干1-2小時(如果要加姜蔥和小米辣,也需要風干)。
大米淘洗幾次后,加入清水搓洗,把最后一次淘米水濾出來,淘米水中加入重量3%的海鹽/泡菜鹽和少許糖拌勻。


小tips:1瓶500ml的農夫山泉+滿滿1瓶蓋的鹽+1/2瓶蓋的糖就是3%的濃度

腌泡菜的玻璃杠或瓦缸用蒸汽消毒,或放入烤箱150度烤1分鐘,保證無水無油。
泡菜缸塞入風干的豆角、小米辣、蒜瓣、姜片,倒入加了鹽糖的淘米水沒過,蓋蓋腌漬7-10天,變酸變黃即可食用。
腌好的酸豆角,建議放冰箱冷藏,可保存1-2個月。


蒼蠅頭
<hr>蒜薹200g 肉末150g 豆豉1小把 大蒜1瓣 姜2片 小米辣2根 鹽1/2小勺 糖1小勺 生抽1小勺 老抽1/2小勺 料酒1小勺

*蒜薹可換成韭菜薹、豇豆、四季豆等
這是臺灣地區的一道經典下飯菜。
因為黑豆豉點綴其中,乍一看很像蒼蠅而得名,臺灣人倒是完全不避諱。
蒜薹切丁,小米辣切圈,姜蒜切末。
肉末中加入料酒、鹽、糖、生抽、老抽,拌勻腌制10-20分鐘。


起鍋熱油,爆香姜蒜末、豆豉后,加入肉末炒散,再加入蒜薹丁、小米辣翻炒至斷生即可。


豆豉咸香回甘,承擔了部分調味作用,混著甜脆的蒜薹粒、鮮香的肉末,香濃不膩,配飯、佐粥都很好~

04
米飯
這一part是給一鍋端愛好者準備的。
天氣熱,我覺得炒飯、燜飯吃著多少有點干,所以喜歡調些醬汁來配米飯和肉菜。
檸香蔥蔥蒸雞飯
<hr>雞腿3個 香蔥3根 姜片3片 鹽1小勺 生抽2大勺 檸檬汁2小勺 熟芝麻1大勺 橄欖油2大勺 米適量

這是我近期最愛的拌飯之一,香味來源主要是小蔥和檸檬,去腥的同時還很清爽。
電飯煲煮飯時,順手架個蒸架把雞腿蒸了(記得加姜蔥),這樣蒸出來的雞腿特別嫩滑多汁。
*雞腿放進電飯煲的時間根據自家電飯煲火力來決定,也可以用蒸鍋
再把醬汁調好:碗里放蔥末+鹽+芝麻,潑入熱油,淋上生抽+檸檬汁,拌勻即可。


雞腿稍微晾一會,撕成條鋪在米飯上,澆上醬汁拌勻,不喜歡拌飯的,可以用醬汁蘸肉吃。

看似寡淡,其實每一塊雞肉都纏裹著馥郁的蔥香,咀嚼間,又沁出絲絲檸檬香,很適合夏天。

生菜牛肉拌飯
<hr>牛肉150g 雞蛋1個 生菜絲適量 蒜末1大勺 青椒圈1大勺 辣椒面1大勺 生抽2.5大勺 鹽2小勺 糖1/2小勺 食用油2大勺

這是最近在小紅書爆火的懶人菜。
牛肉片用鹽、生抽、淀粉、食用油腌制(本潮汕人還偷偷加了勺沙茶醬,風味層次更豐富)
腌肉的時候,把醬汁調好:碗里放蒜末+辣椒面/小米辣+青椒圈,潑入熱油,加生抽+鹽+糖拌勻。
用潑油的鍋,煎個蛋,再加些油把牛肉炒熟,接下來就是組裝啦~


微微的辣意打頭陣,胃口隨即打開,沙茶香氣滲入牛肉的每一寸肌理,越嚼越香。
生菜絲爽脆清甜,再咬一口流心蛋,嘖,這不比30+的外賣香?


05
粉面
如果不想炒菜蒸米飯,那咱就嗦粉、吃面!
粉面素凈,風味關鍵在于湯底,只要學1-2個百搭湯底,就能隨意替換食材,輪換著吃也不容易膩。
酸湯面
<hr>面餅1個 上海青3根 雞蛋1個 蔥末1大勺 辣椒面1大勺 熟芝麻1小勺 食用油2大勺 生抽1大勺 香醋1大勺 鹽1小勺

這搭配,是一個陜西同事推薦的,5分鐘就能搞定的超級快手菜。
碗里放蔥白+辣椒面+熟芝麻,潑入熱油,加入生抽+香醋+鹽拌勻。

用潑油的鍋煎蛋,然后加熱水煮面和青菜,舀出2大勺熱水倒入碗中,再加面、菜、蛋。
酸香微辣的一碗,呼嚕呼嚕,呲溜呲溜,幾分鐘就見底了。

花甲粉絲煲
<hr>花甲300g 粉絲1把 金針菇150g 娃娃菜150g 蒜2瓣 酸湯醬汁1包 鹽1小勺 香油1大勺 清水100g 小米辣、香菜適量

如果喜歡那種一舉撬開胃口的、濃烈的酸爽,我推薦這道貴州風味的花甲粉絲煲。
不用費勁熬湯底,用現成的酸湯料包就行,難度跟煮方便面差不多。
加上花甲、鮮蝦、白菜、粉絲一煮,肉菜主食都有了,還只洗一個鍋,妥妥的終極懶人神菜。


花甲鮮美、金針菇爽滑、娃娃菜多汁、粉絲Q彈、湯底酸辣開胃,可以盡情享受嗦粉的愉快~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