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禁用Wetool,誰動了誰的奶酪?-1.jpg (14.12 KB, 下載次數: 18)
下載附件
2024-8-29 20:58 上傳
?“支持還是不支持,都是屁股決定了腦袋的利益游戲?!?/strong>
Wetool被封,引來一大批社群第三方開發公司以及工具使用者的哀嚎。
有人說這是一次有預謀的養肥了再宰殺,也有很多人因為被社群過度營銷,對微信的打擊拍手稱贊。
無論是哪種聲音,支持還是不支持,都沒有簡單的對和錯,都是屁股決定腦袋。
“血洗”Wetool等第三方工具
微信是以“克制”著稱的,但10億+用戶體量,縱使微信再克制,利益追求者也是坐不住的。
Wetool們這幾年的崛起,在自己的眼中是順勢而為,在微信的角度看就是個“下山摘桃子”的攪局者。
微信禁用Wetool,誰動了誰的奶酪?-2.jpg (47.88 KB, 下載次數: 16)
下載附件
2024-8-29 20:58 上傳
??以Wetool為代表的第三方工具,可以說是專門為微信群營銷而生的,區別于低效的人工管理,這些第三方工具能實現更多功能、管理更多大群。功能也是大而廣,幾乎解決了大部分運營人的痛點:群發消息、查找并刪除僵尸粉、自動加群內好友、自動回復消息、自動邀請入群等等。再說得簡單點,Wetool就是外掛。
可以說,幾乎承擔了社群運營80%的工作量,相比雇美女在地鐵里求掃碼等高成本的地推模式,Wetool的出現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,這樣的便捷給很多初創型公司和小團隊帶去了希望。
微信禁用Wetool,誰動了誰的奶酪?-3.jpg (143.22 KB, 下載次數: 18)
下載附件
2024-8-29 20:58 上傳
?Wetool被禁用的當晚,一大堆深度用戶在朋友圈里哀嚎:沒有Wetool我會原地去世…
對Wetool們下手,不是微信第一次打擊第三方社群運營工具:在去年618之前,微信也封殺了一批第三方工具,今年如法炮制,也是在618之前對Wetool們做了一次“清算”。
去年封殺風波后,不少微信第三方工具團隊就意識到,這是微信官方在向外界傳達一個明確的信號,如果執意使用,就會被封號。
社群營銷何處去,微信遙指企業版
微信封了Wetool等第三方工具,到底是為什么?
微信官方回應稱:“外掛軟件不僅破壞了微信平臺的生態平衡和正常運營,還為惡意營銷行為提供了便利條件,對正常用戶造成騷擾?!?br />
事實上Wetool們是否存在惡意營銷、破壞微信生態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微信里的機器人自動添加好友,自動發消息,甚至不能刪除,之前解讀君也是寫過多次,而Wetool們作為運行在本地電腦上的客戶端軟件,破解后被人濫用,就會造成干擾用戶的現實。而且也屢屢有借助微信社群營銷搞各種轉發免費領商品的詐騙,有不少也是得益于第三方工具的便利。
“我不殺伯仁,伯仁卻因我而死”,無罪的技術被用歪,那就注定會有危險。況且有些第三方工具誕生之初就奔著“殺伯仁”去的,微信出手整治也是大勢所趨。
面對眾多企業在清算中的損失,微信指出了一條路——轉移到企業微信中去。
微信禁用Wetool,誰動了誰的奶酪?-4.jpg (62.15 KB, 下載次數: 11)
下載附件
2024-8-29 20:58 上傳
??解讀君發現,近期企業微信增加了許多功能,比如永久加群二維碼活碼,群滿自動建群等,這些功能可以替代部分Wetool,但從體驗多和豐富性上,還需要提升,用戶使用習慣也沒有形成。
從裁判變成扶持自己的“親兒子”下場踢球,看似給受損企業一個解決方法,但“微信截胡”、“養肥了第三方工具再殺,為給企業微信讓路”的猜測似乎也能成立。
越混亂,越有人渾水摸魚
有鑒于此,不少第三方工具們被招安,基于企業微信合規開發,成為了“企業微信服務商”。
第三方和微信的博弈還沒有結論,Wetool的未來何去何從,還需要靜觀其變,但答案其實已經不言自明,對于微信來說“我的地盤我做主”,再牛的第三方也只能乖乖聽話。
微信禁用Wetool,誰動了誰的奶酪?-5.jpg (25.29 KB, 下載次數: 15)
下載附件
2024-8-29 20:58 上傳
?但越是在混亂動蕩的時期,越有人渾水摸魚,一些第三方在營銷時依舊信誓旦旦地擔保有能力繞過風險,不被封號。
一位社群工具創始人表示:“行業里不管哪家想要和騰訊對抗技術,對抗規則都是癡人說夢?!?br />
所以,在這里也要提醒那些想做社群運營的中小企業們,不要被人趁亂營銷,剛花錢付費幾天就慘遭封殺厄運。
◆
微信封殺了Wetool,但沒辦法封殺中小企業社群運營的迫切需求,疫情之下各品牌轉型社群運營,更是讓需求膨脹。
作為一個10億+用戶體量的微信,每一個舉措都會直接影響很多企業的命運,除封殺、招安之外,是否有更多元、更有效的管理方式,這是微信亟待思考的問題。
解讀君想說,在微信的地盤里喊出“私域流量”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,但建立自己流量池的需求并不會被淹沒,只要社群營銷的需求仍在,除了APP、微信群外,就一定會有更多工具的誕生。
- end -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