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量內容雙管齊下,騰訊微視能否浴火重生?-1.jpg (12.81 KB, 下載次數: 25)
下載附件
2024-8-22 22:55 上傳
隨著市場監管的加強和競爭環境的日趨激烈,從去年年底火爆至今的短視頻迎來了市場成熟期,短視頻也成為了人們社交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。
就在今年2月,騰訊投下重金“復活”微視,雖然沿用了“微視”這一品牌,騰訊卻將平臺內容和功能進行大換血,以完全不同以往的全新姿態,將其作為攻占短視頻領域的重要布局。掌握著騰訊社交引入的龐大流量和海量內容,新微視也以更加成熟、新潮和多元化的面貌回歸大眾視野,引發了大量媒體關注。
▌巨額補貼引發熱議,內容競爭人才為先
2018年3月,騰訊微視官方宣布投入30億元的巨額補貼,用以招募原創作者、爭奪優質內容資源。巨額投入昭示著騰訊對于微視的重視,以及對微視在短視頻領域未來發展的看好。
在日漸成熟的短視頻領域,內容數量和質量成為了各大平臺爭奪的焦點。目前,全球已有超過100余個原創內容創作機構與平臺取得聯系及合作,單個達人賬號最高月收入突破12萬元。其中包括GoPro公司等全球聞名的品牌、共青團中央等“正能量”網紅號,對青年群體具有相當的影響力。隨著短視頻領域迎來強力監管,這些新潮流行又不乏正能量的內容正是短視頻領域所急需的,2018年2月,騰訊微視APP月活躍用戶數猛漲至346.8萬人,盡管3月由于行業監管造成用戶數少量下降,也不掩其初回市場的鋒芒。
騰訊微視APP月活變化趨勢
(2017年10月-2018年3月)
流量內容雙管齊下,騰訊微視能否浴火重生?-2.jpg (32.43 KB, 下載次數: 17)
下載附件
2024-8-22 22:55 上傳
▌產品功能日漸成熟,資源帶來獨特優勢
在內容方面,微視相繼推出了高能舞室、視頻跟拍、歌詞字幕、AI美顏美型濾鏡等四個功能,并打通了QQ音樂的千萬曲庫。不僅如此,騰訊還宣布,不止音樂,騰訊生態里的所有游戲、動漫、影視、綜藝將為微視提供內容支持。騰訊向來了解年輕人的喜好,在動漫、游戲、音樂領域都擁有眾多火爆IP,這些海量資源的聚合對于微視的發展無疑是輸血造骨。
騰訊擁有的龐大資源無疑讓微視的短視頻起步之路更加順利,2018年2月騰訊重啟微視,騰訊微視APP在短視頻綜合領域排名一躍而上位至第九, 1664.4%的環比增長令人瞠目,一改昔日的沉寂,初露新生發展的迅猛勢頭。
騰訊微視APP活躍人數環比
(2018年1月-2018年3月)
流量內容雙管齊下,騰訊微視能否浴火重生?-3.jpg (16.11 KB, 下載次數: 19)
下載附件
2024-8-22 22:55 上傳
▌依靠選秀注入新活力,強勢圈粉95后
2018年初最火爆的綜藝是什么?偶像養成選秀。騰訊抓緊流行趨勢,推出的新綜藝《創造101》匯聚了各大娛樂公司的優秀女藝人,她們青春活力又多才多藝,節目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大量關注,兩日播放量近3億。黃子韜作為節目的女團發起人,同時也成為了微視代言人,在微視平臺與粉絲互動。不僅如此,微視也成為了《創造101》節目官方指定短視頻APP,所有101的選手也都會入駐微視平臺分享其趣味小視頻,而微視用戶每天可為選手點贊11次,助力女孩們實現登頂的夢想 。
這一舉措不僅能讓導師和選手們得到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,也為微視引來了大量95后年輕流量,不失為雙贏的運營操作。根據易觀千帆數據,4月21日《創造101》第一期首播后,當日活躍用戶增至61.6萬人,啟動次數躍至117.1萬次,熱門綜藝的圈粉促活功力可見一斑。
騰訊微視APP日活躍人數趨勢
(2018年4月1日-21日)
流量內容雙管齊下,騰訊微視能否浴火重生?-4.jpg (18.48 KB, 下載次數: 15)
下載附件
2024-8-22 22:55 上傳
騰訊微視APP日啟動次數趨勢
(2018年4月1日-21日)
流量內容雙管齊下,騰訊微視能否浴火重生?-5.jpg (19.32 KB, 下載次數: 22)
下載附件
2024-8-22 22:55 上傳
▌合作引入龐大流量,精準定位年輕人群
作為騰訊旗下的短視頻產品,微視在引流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。在剛剛過去的春節營銷期間,作為QQ「走運紅包」的合作平臺之一,微視收獲了數百萬新增用戶,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年輕用戶。通過對微視app的用戶屬性分析,微視用戶群中24歲以下的用戶占到了26.3%,與起步期的1月的18.5%相比,兩個月的時間內吸引了相當數量的年群用戶。QQ和微視的組合,可以為微視吸引廣大QQ用戶流量,同時讓QQ空間煥發新活力,將雙方的優勢最大化。
2018年1月-3月騰訊微視APP24歲以下用戶占比趨勢
流量內容雙管齊下,騰訊微視能否浴火重生?-6.jpg (27.21 KB, 下載次數: 14)
下載附件
2024-8-22 22:55 上傳
想看更多,請移步Analysys易觀(ID:enfodesk)微信公眾號。 |
|